馬拉松活動簡章與賽程

馬拉松頒獎的排名依據為什麼是用大會時間

晶片計時的完賽證書上為什麼有分大會時間(成績)跟個人時間(成績)?

這是很常見的選手疑問,尤其是剛接觸到路跑或是馬拉賽比賽潛力奪獎的選手,如果終點裁判是體育會或是田徑委員會的老師的話,當下即可解答這個問題,因為老師會直接引用國際田徑規則
依據國際田徑規則165.24條規定,選手起跑時間為鳴槍時間。大會將依據鳴槍開跑時間開始計算時間記錄,並依據此時間記錄做為選手名次成績統計之判定,自然就是引用大會時間作為馬拉松頒獎或是路跑頒獎依據了。
當然絶大部份的選手都是跑來晶片計時區來問我,我會用比較白話來說明:
這個鳴槍就是大會開始起跑的時間,所有選手在公平公開同一個時間的基礎下起跑並且記錄起跑時間,當然就依此作為大會頒獎依據了

馬拉松頒獎-完賽證書
完賽證書上有大會時間(成績)及個人時間(成績)的欄位

那什麼是個人時間呢?

個人時間指的是,大會鳴槍正式起跑後,選手通過感應地墊系統所記錄的時間(個人成績開始計算),每場賽事人數不一定,超大型的賽事再加上被分配到比較後頭的起跑區的話,通過感應地墊的時間,可能己經在鳴槍後的半個小時了(以筆者2018年東京馬拉松參賽經驗為例),所以完賽證書上的大會時間跟個人時間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落差。

為什麼頒獎是大會時間,不是採用我的個人時間?

這個問題換成方向想,可不可以採記個人時間來作為頒獎依據呢?
當然可以! 只是那一個主辧單位、工作人員受得了呢?
因為要等所有選手都跑完了,才能排出正確名次印出頒獎名單,請注意是所有的選手!!都跑完了!!
起跑時間是早上6點,某位選手姍姍來遲8點才跑,那麼一定要等這位遲到兩個小時才起跑的選手回到終點才能出頒獎名單,因為在他還沒回來前,我們不知道他的跑速有快,如果他是全馬330的選手呢?,這是幸運的狀況,如果不是的話,他在關門7個小時前才回來,那麼晶片計時組出頒獎名單至少是下午3點了。在外站的補給、交管都不知何時能收崗,會場擠滿了選手,這應該是沒有一個主辧單位所樂見的。

所以就沒有賽事是採用個人時間的嗎?

目前採記個人時間為排名依據只有在校園路跑、企業運動會及大樓登高賽才有可能採用,因為是強制時間集合等待起跑,選手也不會推擠急著出發,因為是過了感應地墊才開始記錄成績,綜使是最後一位出發也沒關係。

如果我要追求個人成績該怎麼作呢?

在大型賽會,主辦單位會使用特別製作的號碼布或編號將精英選手統一放在第一起跑區,禮遇精英選手起(領)跑,在一般賽事也會舉牌或是廣播提醒,如全馬破3的選手請往前,全馬330的在這裡,依序為選手劃定起跑,如果您對自己的成績很有把握,請記得提前到會場,並先在起跑線前卡好位,鳴槍後才能從容的用3分開出去。

從那裡可以知道這場比賽是不是用大會成績來頒獎的

通常在選手秩序冊上或是活動簡章上都可以了解這場比賽是大會成績或是個人成績來計算排名的,您可以參考一下這一份活動簡章。可以善用ctrl + F 鍵的功能,找到頒獎的訊息。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